一、外耳道湿疹
外耳道湿疹是指发生在耳廓、外耳道及周围皮肤的多形性皮疹。小儿多见,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特征为瘙痒、多形性皮疹,易反复发作。皮肤上可出现弥漫性潮红、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液、结痂、鳞屑等,消退后一般不留永久性痕迹,少数可有色素沉着。湿疹性反应与化脓性炎症反应不同,组织学上表现为淋巴细胞而非多形核白细胞浸润,有浆液性渗出,水泡形成等。
1、临床表现
①急性湿疹 局部剧痒,常伴烧灼感,婴幼儿因不能诉说,可表现有各种止痒动作,烦躁不安,不能熟睡。如出现继发感染,则感疼痛、体温升高。病损如果累及外耳道深部皮肤及鼓膜表面,则可有耳鸣和轻度传导性耳聋。
②亚急性湿疹 常因急性湿疹久治不愈迁延所致。仍觉瘙痒,但症状比急性湿疹轻,红肿和渗液不剧,可出现鳞屑、结痂。
③慢性湿疹 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发展而来。表现为外耳道皮肤增厚、粗糙、表皮皲裂、苔癣样变、脱屑、色素沉着等。自觉剧痒,常有反复的急性发作。
2、治疗
全身治疗:调整胃肠道,调剂饮食,改善饮食制度。
局部治疗:清除外耳道痂皮,耵聍栓塞、异物。治疗原发因素为主。
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一般分三期,第一期,鼓室炎症发生,有炎性渗出物,感染侵及全身血液和淋巴循环;第二期,鼓膜穿孔,耳流脓,随之细菌或毒物吸收则逐渐减少;第三期,为炎症静止期,耳流脓减少,鼓膜穿孔迅速愈合,病期长短不一,共历时2-4周。
1、第一期临床表现如下:
①耳痛 起病突然,疼痛剧烈,随鼓室内压力增高,当喷嚏、咳嗽、吞咽等动作时,耳痛加剧。耳痛常表现为昼轻夜重,致患儿不思饮食,睡眠不安。耳痛是本期的主要症状。
②体温升高 病初可升至38-39.5℃以上。体温常反映病情的轻重,致病菌毒力的大小和毒素吸收后机体反应的情况,但并非判断预后的唯一根据。
③听力减退 主要为气导听力减退,骨导正常或延长。
④耳闭塞感
⑤耳鸣 多见于年龄较大儿童,常为搏动性低调耳鸣。
⑥鼓膜改变 炎症初期可见充血。
2、第二期,鼓膜穿孔流脓,炎症过程进入本期。
排出的脓液初呈浆液血液性,继成粘液脓性或脓性。如穿孔较晚,则排出的分泌物多为粘液脓性。通常脓无臭味,量不多,严重者,特别是并发乳突炎时,不仅脓量显著增多,且具臭味。流脓持续约一周,脓量逐渐减少,稠度增加。
3、第三期,痊愈期,流脓逐渐减少,最后完全停止,示炎症逐渐消退,耳镜检查见鼓膜充血减退,穿孔闭合,标志重新出现,听力好转或恢复正常,不遗留任何残迹。
早发现,早治疗,规范治疗,除严重病例,多可痊愈。
我们怎样才能及时发现宝宝耳部疾患?
1.正确的哺乳及喂奶,防止呛奶。婴儿溢奶时应当及时、轻柔清理。
2.不要自行清洁外耳道,避免损伤。
3.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耳进水。
4.远离强声或持续的噪声环境,避免使用耳机。
5.有耳毒性药物致聋家族史者,应当主动告知医生。
6.避免头部外伤和外耳道异物。
7.患腮腺炎、脑膜炎等疾病,应当注意其听力变化。
8.如有以下异常,应当及时就诊:儿童耳部及耳周皮肤的异常;外耳道有分泌物或异常气味;有拍打或抓耳部的动作;有耳痒、耳痛、耳胀等症状;对声音反应迟钝;有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
咨询电话:0532-8699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