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呵护儿童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切实保障广大儿童身心健康,促进儿童健康成长,6月1日,区妇幼计生中心开展“欢乐庆六一”健康宣教活动。
活动现场,医务人员通过发放宣传单及“一对一”讲解等多种形式,围绕 0-6岁儿童保健及发育评估、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喂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幼儿预防视力疲劳、儿童眼保健等内容开展健康知识宣传,进一步增强家长对儿童健康的关注,提高家长对儿童健康知识知晓率。
本次活动共健康咨询1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余份。
健康小知识:
宝宝视力发育及如何科学进行眼保健您知道吗?
1个月内新生儿时期
宝宝刚出生时就对外界有视觉反应,但形成的物象是模糊的,并且没有色彩视觉。所以宝宝能感觉到眼前的物体,如妈妈的脸、眼前的物品,尚不能对物体有很好的追随运动,但是对光有了很好的反应。
眼保健重点:
新生儿眼保健的重点是进行一次基本的眼部筛查,排除各种先天性眼病,特别对于那些高危儿如早产儿、低体重儿 、新生儿期危重病儿、父母高度近视或者有家族遗传性眼病史等
1-12个月的宝宝
1-3个月:宝宝满月后已开始具有初级的注视,两眼固视能力不过无法持续太久,眼球容易失去协调。如果2 -3 个月的宝宝还不能追视父母的脸或者眼前的物体,则需要进行眼部和脑发育方面的检查,排除眼源性或者中枢源性视力发育迟缓。
4-6 个月:宝宝视网膜和黄斑结构已有初步的发育,能有远近感觉并开始建立立体感。这时期的宝宝如果出现视力异常,可以表现为歪头、斜视、眯眼等异常症状。
6-12个月:6个月以后,两眼可以对准焦点开始使用调节功能来使自己看清楚物体。
眼保健重点:
应该抱着宝宝到室外开阔的地方到处走走,多看看活动的物体和远处的事物。避免出现过多的近距离注视导致的异常症状,防止眼内斜。很多父母喜欢在小婴儿的床栏中间系一根绳,上面悬挂一些可爱的小玩具。如果宝宝的眼睛较长时间地向中间旋转有可发展成内斜视的风险。
12-36个月的宝宝
这时期各种视觉功能开始建立和完善,是弱视、斜视、屈光不正的高发时期。
眼保健重点:
一是要预防用眼过度,此时宝宝的眼睛还处于不完善、不稳定的阶段,因此特别要注意限制宝宝的近距离用眼,避免过早地沉迷电视、电脑,防止出现“屏幕控 ”。
二是要注意饮食和平时的生活习惯,很多不良的习惯会影响眼部视力的发育。揉眼、 偏头看电视、趴着睡觉和偏食容易造成散光加重。
三是若宝宝视力异常有明显的征兆,如喜欢近距离看电视、喜欢眯眼或歪头看东西,喜欢揉眼睛或对电视和书本根本不感兴趣,一定要带宝宝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屈光、斜视及眼部发育检查,排除斜视、屈光不正、弱视和眼部发育异常等常见的眼部早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