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孕妈妈在怀孕早期不知情的情况下因为各种原因做过X线、CT或核磁共振等检查,知道怀孕后各种纠结,这个孩子能不能要?有没有什么辐射?对胎儿有没有影响?今天,就分别讲解一下。
1、X线检查
X线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其具有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和电离效应。基于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数据研究显示,高剂量电离辐射暴露对人类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生长受限、小头畸形及智力障碍。
基于这些认知,人们对于放射线有了过度恐慌心理,实际上,辐射损伤是存在剂量阈值的。美国妇产科协会(ACOG)于2017年发布的相关指南指出,X射线辐射对胎儿的影响和风险主要取决于胎龄、射线剂量两个因素,不同胎龄会对应不同的射线安全剂量:
妊娠0-2周,致畸剂量的阈值是50-100mSV,主要影响是胎儿死亡;
妊娠2-8周,致畸剂量的阈值是200mSV,主要影响是先天畸形;
妊娠8-15周,致畸剂量的阈值是60-310mSV,主要影响是智力和畸形;
妊娠16-25周,致畸剂量的阈值是:250-280mSV,主要影响是智力。
虽然不同情况下,不同医院的X光和CT的辐射剂量数值会有轻微变化,但变化非常小,一般情况如下:
一张普通胸片:0.02mSV
一张膝关节X线:0.005mSV
一张普通牙片:0.04mSV
一个头部CT:2mSV
一个胸部CT:8mSV
显而易见,这些检查的辐射剂量与50mSV相比低太多。因此,仅因诊断性检查所带来的电离辐射暴露不应建议终止妊娠。对于一个进行了多次诊断性电离辐射检查的孕妇,需与放射科医师共同探讨以计算胎儿总的曝光剂量。
2、超声检查
至今尚无关于诊断性超声检查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的确切研究报道。美国FDA限制换能器的时空峰值平均值小于70Mw/cm^2.理论上该强度可使胎儿温度升高2℃。但是,实际上由于检查时超声探头的不断移动,这种温度的升高不可能发生在胎儿的某一单一解剖部位。
因此,产科超声检查时,包括多普勒超声检查,所产生的升温效应并不增加胎儿或妊娠的风险。
3、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较超声及CT检查的优势在于其具有良好的多方位软组织成像功能,可以很好地显示盆腔内部结构。孕妇无明确的MRI检查禁忌症。尽管对胎儿畸形、组织热损伤及听力损伤存在理论上的担忧,但至今尚无急性损伤的证据。
要点总结:
1、妊娠期病情需要有检查指证时,超声、磁共振检查是优先考虑的检查手段。
2、用于诊断的辐射性影像学检查相对安全。当病情需要时,获得孕妇同意后,建议采用单次或低剂量的辐射性影像学检查,以便准确的评估病情。
3、目前,临床用于诊断的X射线、CT辐射剂量通常小于以往报道的胎儿致畸剂量。故单次辐射性影像学检查带来的胎儿辐射暴露不是终止妊娠的医疗指正。胎儿辐射暴露剂量过高,尤其高于50mGy时,应结合孕周和暴露剂量综合分析其风险,在遵守法律法规和尊重孕妇及家属意愿的前提下决定是否继续妊娠。
4、即使放射科的放射剂量已经远远小于危险剂量,对于接受放射性检查的人还应该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尤其是孕妇)。比如:带好铅帽、铅围领、铅围裙保护头部、甲状腺、会阴等重要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