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
感觉孩子很久没有长个了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如雨后春笋
一个个的都猛“蹿”
家长们不免有些心急
有些家长便会带孩子去医院测量骨龄
那么骨龄究竟是什么?有没有必要去测骨龄?
测骨龄对孩子有没有危害呢?
什么是骨龄?
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受生长发育的种族差异与长期趋势的影响,目前最适合中国当代儿童的骨龄标准为TY/T 3001—2006《中国青少年儿童手腕骨成熟度及评价方法 》(简称《中华-05》方法)。在2006年,《中华-05》骨龄标准被编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成为中国目前唯一的行业骨龄标准。人类骨骼发育的变化基本相似,每一根骨头的发育过程都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同阶段的骨头具有不同的形态特点,因此,骨龄评估能较准确地反映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
它不仅可以确定儿童的生物学年龄,而且还可以通过骨龄及早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潜力以及性成熟的趋势,以及预测儿童的成年身高。骨龄的测定还对一些儿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对于一些身材矮小患者的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怎么测骨龄?
衡量骨龄,需要根据关节及骨结构来判断孩子的生长潜力,而手部是人体关节最多的部位,所以一般骨龄片都是拍手部。左手和右手从理论上来讲没有区别,为了便于统一标准进行判读,一般都拍左手的关节片。通过X线片观察骨化中心的大小、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变化来判断体格和生理的发育程度。人体的长高是肌肉、骨骼等共同生长的表现,其中以骨骼生长最为关键。在未成年人的骨骼X线片中,存在于骨两端骨骺和生长板,是骨骼生长关键部位。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骺生长逐渐缓慢,生长板逐渐变薄,最终完全与骨骺融合,人体停止长高。
此外,手部属于肢体末端,避开了脑部、甲状腺和性腺等关键部位,一般拍骨龄片的照射时间很短,辐射量对人体的伤害可忽略不计。
测骨龄的最佳年龄在3~15岁,不同年龄测量骨龄有着不同的意义。一般来讲,生长发育正常的孩子一年做一次骨龄片。如果对于孩子在短期内,出现生长过快或者生长过慢的情况,最多半年测一次骨龄,一般不提倡一年内反复测量骨龄。
什么类型的孩子需要测骨龄?
①身高明显高于同龄人,或者明显矮于同龄人的孩子。
②肥胖的孩子。因为肥胖会导致一些内分泌紊乱,对生长激素有比较大的影响。
③发育异常的孩子。通俗地来讲男孩在九岁以前,女孩在八岁以前,出现一些性征发育,比如女孩出现乳房的发育,男孩出现睾丸、阴茎的发育,这就需要去监测一下骨龄,孩子可能出现性早熟。
友情提示您:如果您发现家里的孩子具有以上方面的问题,建议尽早进行骨龄监测,早发现,早干预,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