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病是一种世界性地方病,中国是世界上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防治碘缺乏保健康,进一步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相关知识,使孕产妇做好科学补碘工作,合理营养,5月16日下午,区妇幼计生中心在孕妇学校开展防治碘缺乏病日健康讲座,拉开了全民营养周宣传活动的序幕。
活动现场,孕期营养专家围绕碘的重要作用、妊娠期缺碘的危害、过量碘摄入对机体造成损害、妊娠期为什么容易缺碘、如何科学补碘等方面进行宣传和普及,并纠正了大家存在的一些饮食误区,提升孕妈妈对健康营养重要性的认识。活动现场气氛浓厚,互动不断,达到了预期效果。
本次活动共发放宣传折页50余份,为50余人答疑解惑,受到了准妈妈们的一致好评。
为什么碘这么重要?
孕妇碘摄入不合理不仅影响母体自身甲状腺功能,增加不良妊娠风险,还会损害胎儿的甲功,甚至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因此,妊娠期合理的碘营养对母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妊娠期缺碘有哪些危害?
妊娠期缺乏碘首先影响的是妈妈的甲状腺功能减退,进而导致母亲甲状腺肿,从而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低体重儿、死胎,以及出生后婴儿死亡率增加等。
对胎儿来说,在孕12周之前胎儿的甲状腺激素完全来自于母体,孕中晚期胎儿的甲状腺功能逐渐完善,可以自行产生。孕20周之后胎儿所需的甲状腺激素完全来自于自身合成,所以如果孕妈妈自身都缺碘,甲状腺功能出现问题,一定会影响到宝宝的甲状腺功能。
此外,甲状腺激素还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特别是对孩子认知方面的影响特别大,正常水平的甲状腺激素对胎儿脑组织神经元迁移和髓鞘的形成至关重要。如果这个阶段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过低会造成不可逆转的脑损伤,伴有智力发育迟缓和神经功能异常。
过量碘摄入会对机体造成什么损害?
碘过量摄入之后,人体会产生碘阻滞效应,也就是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这是人体的保护机制。但是如果碘摄入持续过量,就会产生碘脱逸效应,恢复甲状腺的合成和分泌。对于本身就患有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来说,碘脱逸功能受损,得甲减得几率就更大了。对于孕早期依托母体获取甲状腺激素的胎儿要到妊娠36周以后才能形成自己的保护机制,产生碘阻滞效应。所以碘过量还容易引起胎儿甲减。
如何科学补碘?
1、正常情况下,孕妇补碘要坚持食用碘盐,每日摄入5克碘盐,大概补充120ug/d碘,也可选择孕妇专用碘盐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碘营养水平。
2、在坚持食用碘盐的基础上,可食用富碘的食物进行辅助补碘,如海带、裙带菜、紫菜等,食用频率保持在每周1-2次,并适当增加动物类蛋白质的摄入量就可以了。
在补充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摄入量,海带和紫菜碘含量是非常丰富的,尤其是干海带,每100g干的海带中就有36240ug/d碘,100g晒干的紫菜中含有4323ug/d碘。碘过量了也会影响到母儿健康。
咨询电话:0532-8699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