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学习负担较重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如何预防和降低儿童视力不良,已成为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听听柳主任怎么说!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1.在生活中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建议间断性用眼,特别是不要持续读写。
2.近距离用眼后,如儿童居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并向5米以外的远处眺望,放松眼部的睫状肌。
3.从小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掌握“三个一”:握笔的指尖离笔尖1寸(3.3cm)、胸部离桌子1拳(6~7cm),书本离眼1尺(33cm)。
4.保持读写坐姿端正,不在行走、坐车或躺卧时阅读。
合理使用视屏
随着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在家庭中的普及,不少孩子长时间沉浸在手机、平板电脑的视频与游戏中,导致眼轴变长,加大近视的风险。
(1)限制屏幕时间
18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不要观看电子屏幕,2岁以下的孩子尽量避免接触电子屏幕,2到5岁的孩子,每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不超过1小时,仅限于观看高质量画面并有家长陪伴进行交流互动。
(2)保持屏幕距离
看电视时,电视画面高度应保持在双眼平视时,且看电视的距离应是电视画面对角线的 6~8倍,至少要在2.5米以外。看电视的房间要保持一定的亮度,不要漆黑一团。使用电脑时双眼与屏幕的平行距离应保持在70~90cm,视线对准屏幕中心时,视线俯角应为100~200,注意适度休息。
改善用眼环境,合理采光和照明
读写应在采光良好、照明充足的环境中进行,最好采用自然光。自然采光时,窗户玻璃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为1:5。人工照明光源可采用日光灯或白炽灯,要定期检查电灯的质量,桌面的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300Lux。
全面均衡营养
1.目前已明确,维生素A、维生素 B1、维生素 C、维生素 E、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及DHA等是眼睛发育必需的营养素。
2.缺乏维生素A时,眼睛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严重时易患夜盲症、干眼病。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是动物的肝脏、鱼肝油、奶类和蛋类。植物性的食物中含有的类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如胡萝卜、南瓜、玉米、红薯以及柑橘、杏子、柿子等。
3.维生素B族缺乏,会导致眼睛畏光、流泪、烧灼感及发痒、视觉疲劳、痉挛。含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物有全谷类、肝脏、酵母、酸酪、小麦胚芽、豆类、牛奶(维生素B2)、肉类(维生素B1,烟碱酸)。
4.维生素C是组成眼球晶状体的成分之一。缺乏维生素C易患白内障。在每天的饮食中注意摄取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另外,还要限制甜食等糖类的摄入。
晒太阳、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
1.参加户外活动,既能提高儿童机体抵抗力,对儿童视力发育也有着明显地促进作用。
2.研究发现,足量的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2小时,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
3.适当多晒太阳,可以促使人体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同时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防止眼球前后径过长而导致近视。
充足的睡眠
1.充足的睡眠是视力的保护因素。由于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差,经常晚睡,眼睛得不足够的休息,导致眼睛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
2.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5 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指南》中指出,建议儿童保证高质量睡眠,每天睡眠时间0~3个月婴儿为14~17h,4~11个月12~16h,1~2 岁11~14 h,3~4岁10~13 h。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使眼睛处于非疲劳状态。
咨询电话:0532-86995101
( 青岛西海岸报 王晓莉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