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预防知识|这些季节高发传染病,家长一定要知道!(一)

青岛西海岸报 通讯员 隋媛媛 殷琪
2021年09月28日 12:52 标签: 传染病

为有效防控秋冬季重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降低与新冠肺炎叠加的流行风险,9月26日下午,区妇幼计生中心开展秋冬季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专题培训,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病例早期识别和鉴别诊断能力,做到早识别、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高发传染病有哪些您知道吗?

水痘

病原:水痘病毒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传染性强

易发人群:多见于2~6岁儿童,除夏季少见外其他季节均可发生,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3周                  

2、皮肤出现小红点,1天出现绿豆大小的水疱,1~2 天后

水疱内容物变混、干燥结痂,2~3周会结痂先后脱落

3、皮疹分批陆续出现(老中青三代同时存在)

预防:

1、对有接触史的儿童隔离检疫21天,检疫内容要注意观察儿童有无发热、皮疹

2、在集居儿童中,若早期发现病儿应立即隔离,直至皮疹全部脱落,时间大约2周

护理和治疗:

1、主要是加强护理,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2、最好卧床休息、多喝水、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

3、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

4、经常洗手,指甲要剪短,防止抓破水痘引发感染

5、一般疱疹不会自破,不必涂药;若继发感染者外涂2%龙胆紫,同时服消炎药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

病原体:腮腺炎病毒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染 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

易发人群:5~15岁儿童最多见;多发于冬春季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3周;表现为发热、腮腺肿胀

并发症:脑膜脑炎、睾丸炎或卵巢炎、急性胰腺炎以上并发症多发生在腮腺肿胀7天左右,及时诊治预后良好

预防:

1、见发现病儿立即隔离,直至腮腺肿胀消退1周后。

2、房间空气流通,口,鼻分泌物应煮沸或暴晒消毒。

3、密切接触儿童→检疫21天,检疫内容:观察儿童有无发热、单侧或双侧腮腺肿胀。

治疗:

1、加强隔离,加强护理

2、卧床休息,易消化食物,多喝水

3、药物治疗

4、防止并发症,有并发症确诊后可住院治疗

风疹

病原体:风疹病毒

传播途径:与病儿直接接触传染

易发人群:6个月~学龄前易感性高;多见于冬春季节

临床表现:

1、咳嗽、流涕、发热。

2、发热当天或第2天出现稀疏斑丘疹,1天之内很快布满全身,四肢较少;皮疹在第2天消退。

3、疹退后即可返园,检疫日期:21天  检疫内容:观察儿童全身有无皮疹。

护理:一般症状较轻,无需特殊处理

病毒性肝炎

病原体:肝炎病毒

甲型病毒性肝炎:多见于秋冬季节,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乙型病毒性肝炎:输血、注射、同吃、住、同生活、密切接触

HBSAg(+)有传染性:目前没有能使表面抗原转阴药物

临床表现:

1、食欲减退

2、恶心

3、上腹不适

4、肝功异常

预防:

1、炊事员、保育员、饮食行业人员,定期体检,发现后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2、幼儿园儿童患肝炎时,痊愈后继续观察2个月。

3、保教人员或患儿经全程治疗,停药第5天做粪便培养,结果为阴性可返园。

治疗:

本病目前缺乏特殊治疗,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药物治疗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