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疱疹性咽峡炎是由什么引起的?怎么传播?
答: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颊部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常发生于儿童的急性传染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
问:儿童什么情况下容易得疱疹性咽峡炎?
答: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高,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但感染发生率与季节、地区、年龄、社会经济及卫生状况均有关。全年均可患病,但高峰一般发生在一年中温暖、湿润的季节,以夏秋季常见。此外,感染存在聚集现象。
7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主要为散居及托幼机构儿童,免疫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发病率会明显下降。
问:疱疹性咽峡炎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粪-口传播,即病毒通过大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又进入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人。
消化道及呼吸道传播,即通过疱疹性咽峡炎患者或隐性患者飞沫传播,或者食用被污染的不洁饮食而造成感染。
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品、衣物、用具而传播。
问:疱疹性咽峡炎诱发因素是什么?
答:营养不良、缺乏锻炼、过敏体质或免疫功能缺陷、防御能力低下的小儿,容易发生感染。
环境因素,如大气污染、居住拥挤、间接吸入烟雾、被动吸烟等,均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促使病原体生长繁殖。
患儿机会性接触疱疹性咽峡炎患者或隐性患者,与其他患儿共用物品,密切接触传染源后,感染几率增加。
问:疱疹性咽峡炎典型症状是什么?
答:疱疹性咽峡炎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问:疱疹性咽峡炎如何治疗?
答:目前对肠道病毒感染无特效疗法,疱疹性咽峡炎主要为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治疗周期为一周,患者需要积极配合治疗。
一般治疗
1、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密切观察病情发展、注意生命体征,对症治疗。发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高热不退及进食困难的患儿适当补充体液。
3、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口腔溃疡或疱疹会影响患者进食,因此要多选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不宜过烫、过咸或过酸,避免刺激口腔溃疡,并要多饮水,同时补充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