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之声:每月来2次“月经”?这是怎么回事!

青岛西海岸报 通讯员 隋媛媛 张桂兰
2020年11月24日 08:51 标签: 妇幼之声

一看到出血两个字,相信很多女同胞都不淡定了。其实排卵期出血大多数是一种生理现象,发生在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一般情况下这种出血量很少,“粗心”一点的话你甚至观察不到。排卵期出血一般不需治疗,大都能自愈,不影响健康和生育。

排卵期出血有哪些症状?

排卵期出血指两次月经中间,约周期第 12~14 天前后出现阴道少量出血,并伴不同程度的腹胀、腰酸、白带增多等症状。称为排卵期出血,又称经间期出血。

排卵期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1、成熟的卵泡破裂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急骤下降,不能维持子宫内膜生长,引起子宫内膜表层的局部破溃、脱落而出血。

2、排卵期成熟的卵泡分泌较多的雌性激素,导致子宫内膜充血、渗血。

3、当输卵管伞端摄取卵子时,将含血的卵泡液经输卵管逆行送到子宫腔后,再从阴道流出。而过量运动、劳累、精神压力大等因素,都可能是引起排卵期出血的诱因。

还有哪些疾病能够引起出血呢?(包括但不限于)

1. 宫颈疾病

常见的宫颈炎、宫颈息肉、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都可能导致不正常的阴道出血,有些恰好也是在月经间期出现,区分需做妇科检查以及宫颈癌筛查。

2.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经常会引起异常子宫出血,也喜欢在月经间期出血。通过 B 超检查,即可鉴别。

3. 子宫肌瘤

粘膜下肌瘤或者影响宫腔的肌壁间肌瘤可能有类似表现,当然更多的是月经量增大。B 超可以帮助判断,宫腔镜手术可明确诊断也可进行治疗。

4. 剖宫产切口憩室

患者多有剖宫产术后经期延长,渐进性加重的表现。治疗方法首先考虑手术,如宫腹腔镜联合剖宫产瘢痕修补或全子宫切除,但如患者无生育要求,症状不严重,可随访。

排卵期出血如何应对呢?

1. 如果出血量少、时间短,或偶尔出血者,一般不需治疗,大都能自愈。

2. 保持乐观情绪,心性平稳,调节精神压力,避免过度劳累等,并禁止出血期性生活。

3.出血过多时请到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