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怀大笑或者突如其来的一个喷嚏,竟然漏尿了!”
“蹲下时下身好像出来一块肉肉”
生完孩子的你,有没有这样难以启齿的经历?这些都是盆底肌受损引起,统称“盆底功能障碍”,又叫“不致命的社交癌”,那什么是盆底肌?如何治疗呢?
什么是盆底肌?
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它好像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
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
久坐、肥胖、炎症、外伤,缺乏锻炼和自然衰老都会导致盆底肌松弛无力,而女性怀孕和分娩会严重损伤盆底肌。
产后女性(包括顺娩出和剖宫产)如果不及时做盆底肌康复训练,则出现阴道松弛、性冷淡,患盆底功能障碍(产后漏尿、阴道膨出等)的几率会明显增大。
盆底肌没有修复,会造成哪些困扰呢?
1、体态变化
有些妈妈产后被老公叫做“小腹婆”。我们的上半身依靠骨盆作为支撑,所以骨盆一松弛,臂大肌和臂中肌这类臀部上的肌肉以及腰部的肌肉就被过度调用来支持身体结构。肌肉群超负荷用力,双脚由于施力不均衡也容易产生疲惫感,并且引发肩酸以及腰痛等现象。
2、妇科问题
很多产后妈妈都会有阴道松驰、子宫下垂、膀胱括约肌松驰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更容易患上阴道炎症。随着年龄的增加,到了中年的时候,盆底肌松弛,无法正常的控尿控便,这都是产后不积极做康复的后果。
3、夫妻交流
盆底肌一部分制约了阴道紧度的恢复,外层的盆骨如果没有很好的收紧,附着的盆底肌就不能很好的帮助阴道收缩,这些都会导致产后性生活的质量下降。
与此同时产后妈妈性反应能力也随着阴道的松弛而下降,甚至慢慢的失去了“性”趣,夫妻间本可以愉悦对方的交流方式也变得有些尴尬。
如何治疗呢?
1、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训练主要是进行Kegal训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缩肛运动,借由重复缩放部分的骨盆肌肉以增强这些肌群的力量。首先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收缩会阴和肛门,避免腹部、大腿内侧及臀部肌肉收缩。锻炼时忌憋气。
2、低频脉冲电疗法
改善盆底肌肌力,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改善盆底血液、淋巴循环,神经调控作用。
3、磁疗法
改善盆底肌肌力,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改善盆底血液、淋巴循环,神经调控作用。
4、生物反馈技术
射频治疗:射频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作用于人体时会引起靶组织中的电子、离子定向运动及高频震动产生热效应,已达到治疗目的。射频具有无创性、见效快、作用面积广、穿透性强等特点。射频电磁波可均匀的穿透整个盆腔器官和盆底组织,激发细胞活性,改善新陈代谢,促进治疗区域毛细血管、小神经新生;促进盆腔积液及盆腔静脉淤血的吸收。一般一个疗程4次,每次间隔7天,效果显著。
5、手术治疗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 青岛西海岸报 张欢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