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以为,体检不过就是称称体重、量量身高,自己在家就可做到,可是,多少家长真正明白身高、体重蕴含的奥秘?
1、身高
身高是儿童长期营养状况和营养质量的指标,说明头颈、脊柱、下肢的生长状况,意义重大,主要反映能量、蛋白质、矿物质摄入的情况。身高生长速度良好,说明长期营养质量较好。身高增长是有规律的:第1年,25-26厘米 ;第2年,10-12厘米;第3年,8-9厘米;第4年以后,5-7厘米;青春期,8-10厘米。长期生长速度不达标,身高就会不断丢失,而生长时间逐年减少,若不及时纠正,会导致成年身高不良。
2、体重
体重代表了能量摄入是否充足,是反映儿童近期的营养状况的指标,易受近期喂养及疾病的影响。对0-1岁婴儿,主要是反映乳类和辅食添加后谷类食物的摄入情况。乳类不足,或辅食中能量密度不足,及感冒、腹泻、呕吐等疾病都会很快影响到体重的增加,所以1岁内体重增加不良要尽快就诊。1岁以上儿童,除了乳类、谷类等碳水化合物外、还要考虑肉鱼蛋等含能量的物质是否摄入充足,有些孩子长期以粥类为主食,很少或不吃馒头、米饭等主食,常常导致体重不增、消瘦。
每个年龄段体重增加量不同,3月内婴儿每月平均增重1KG,3-6月婴儿每月0.6-0.5KG;6-12月婴儿每月0.3KG;1岁以上儿童青年每月增加0.2KG。直到青春期,年均增加2KG。
3、头围
头围反映了颅骨及脑容量的增长(主要包括脑细胞及神经纤维数量),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几乎所有营养素的摄入等均有关系。以前三大类供能物质的摄入对头围影响较大,现今不少孩子发现头围发育不达标,除受遗传、某些先天脑发育疾病的影响外,主要受营养质量的影响。母亲孕期、哺乳期素食、儿童长期低蛋白饮食、营养不良对儿童头围增长很不利,所以在此提醒家长们要重视孩子头围的发育。另外如果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钙磷代谢紊乱导致颅骨骨化障碍、骨样组织堆积,可出现方颅、马鞍颅,头围可异常增大。每个年龄段头围平均参考值:男孩1岁平均46CM;2岁48CM;3岁49.4CM;4岁51CM。女孩1岁平均45CM;2岁47CM;3岁48.4CM;4岁50CM。
4、胸围
胸围反映了肺与胸廓的生长状况,与三大营养物质长期摄入状况有关。长期摄入不足,出现低体重、消瘦时,胸围增长会受限,相反,若能量摄入过多导致肥胖时,胸围也会增长过度。
家长应定期带儿童到专业儿童保健机构进行体格检查,一般1岁内儿童应3个月体检一次,一岁以上儿童至少应半年体检一次,特殊情况还要根据医嘱增加就诊次数。即使小学阶段的儿童家长也要每3-6月给儿童测量一次身高体重,以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生长缓慢,以及早发现营养不良及潜在的生长激素、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情况,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咨询电话:0532-86995101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 青岛西海岸报 叶晓东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