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关部署,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用红色引擎助推绿色发展,共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10月25日上午中心组织党员、团员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向服务对象详细讲解生活垃圾分类四标准,垃圾分类的政策、垃圾处理的现状、垃圾分类的原因和利处;随后,现场组织小测验,利用垃圾分类卡片测试服务对象掌握垃圾分类知识的程度,通过“面对面”的体验,帮助服务对象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向服务对象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50余份,告知垃圾分类程序及分类后的垃圾归宿和用途,倡导、带动更多群众了解垃圾分类,并参与到垃圾分类的队伍。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引领服务对象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及增强环保意识,让垃圾分类从口号变为行动,有力促进服务对象养成良好的环保生活习惯,更有利于构建美丽、和谐的生活环境。
1、垃圾分类目的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可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2、垃圾分类种类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这些垃圾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及其容器、过期化妆品等。(李艳 宋金贤)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 青岛西海岸报 王晓莉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