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很多孕妈妈容易出现便秘,身体不适的同时,也担心会不会影响到腹中的胎儿。那孕期为什么容易便秘?应该如何缓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便秘是孕期女性常发生的症状之一。发生便秘时,孕妈妈会感觉到排便量减少、排便困难,腹痛腹胀,精神上会变得烦躁、焦虑不安。随着分娩日期的临近,孕妇便秘的状况可能会愈发严重。
孕妇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1、孕激素的影响
怀孕后,女性体内各种激素分泌都会产生变化,这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孕激素分泌量升高,胃酸分泌减少,胃肠道的肌张力下降,孕妈妈的肠蠕动能力会变差,使得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延长,食物残渣中的水分被身体重新吸收,粪便就会变得又干又硬,难以排出。
2、子宫增大,腹压不给力
随着孕周增加,增大的子宫会挤压直肠,使粪便难以顺利排出体外。同时,孕妈妈腹壁的肌肉被撑开变得脆弱。当便意来袭,孕妈妈虽然用力了,但腹壁松弛、腹压不够,没有足够的腹压很容易形成便秘。
3、生活习惯
作为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承担了一个人吃两个人补的重担,经常营养补充过剩。再加上活动量明显减少,尤其是一些身体不适的孕妈妈,更多时间坐着或者躺着,胃肠肌肉不容易推进粪便向外运行,所以就容易便秘。
如何缓解孕妇便秘?
1.调整饮食搭配+适当运动
孕妈妈们可以每天摄入一些蔬菜、蔬果和粗粮,这些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有助于肠蠕动,同时要少吃过于油腻和易上火的食物。怀孕后,孕妈妈们仍需进行适当的锻炼,运动可以加强肠胃蠕动,提高孕妈妈的身体素质。不过孕期运动要适量,尤其是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要避免激烈运动。
2.多喝水
大便的水分被吸收是其干燥难解的主要原因,孕妈妈们要每天保证补充足够的水分,合理分配饮水时间和量,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
3.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不管是否有便意,在晨起、早餐后或晚睡前按时去卫生间坐一坐。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形成条件反射。排便时集中注意,去卫生间时,不要玩手机、看书,尽量避免一切分散注意力,延长排便时间的坏习惯。
( 青岛西海岸报 王晓莉 通讯员 隋媛媛 朱开旗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