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孩子身高没达标?骨龄监测让孩子“高”人一等
2021年09月01日 11:11

刘女士的闺女幼儿园快毕业了,身高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入园的时候是95cm,大班要毕业的时候也就100cm,眼看着一起入园的小朋友都比自己的孩子高一个头了,刘女士非常的着急,就带着孩子来到了妇幼计生中心做骨龄监测,经过监测,孩子的年龄已经6岁,但是骨龄监测却只符合4岁半的年龄,提示有可能生长激素缺乏。医务人员对症下药,及时给孩子进行了系统的治疗,现在孩子的身高发育已经慢慢地赶上来了。

什么是骨龄?

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人类骨骼发育的变化基本相似,每一根骨头的发育过程都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同阶段的骨头具有不同的形态特点,因此,骨龄评估能较准确地反映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

什么是骨龄监测?

骨龄监测不仅可以确定儿童的生物学年龄,而且还可以通过骨龄及早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潜力以及性成熟的趋势,以及预测儿童的成年身高。骨龄的测定还对一些儿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对于一些身材矮小患者的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什么样的年龄适合测骨龄呢?

测骨龄的最佳年龄在3~15岁,不同年龄测量骨龄有着不同的意义。一般来讲,生长发育正常的孩子一年做一次骨龄片。如果对于孩子在短期内,出现生长过快或者生长过慢的情况,可半年测一次骨龄。

什么类型的孩子需要测骨龄?

①身高明显高于同龄人,或者明显矮于同龄人的孩子。

②肥胖的孩子。因为肥胖会导致一些内分泌紊乱,对生长激素有比较大的影响。

③发育异常的孩子。通俗地来讲男孩在九岁以前,女孩在八岁以前,出现一些性征发育,比如女孩出现乳房的发育,男孩出现睾丸、阴茎的发育,这就需要去监测一下骨龄,孩子可能出现性早熟。

医务人员通过观察小儿骨龄发育情况,判断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及时进行干预治疗,截至目前,已为1400多名儿童进行骨龄干预,效果显著。

咨询电话:0532-86996497

( 青岛西海岸报  王晓莉  通讯员 隋媛媛 夏玉萍 报道)